个人养老金的政策支持和商业化经营给予税收优惠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2-11-06
引起社会关注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取得了新的进展。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个人养老金的政策支持和商业化经营给予税收优惠。
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保险需求。其中,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机构安排,实施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与、市场经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实现养老保险的补充功能,个人退休后可以有更多的收入保障。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是什么?关键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家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并按照规定领取个人养老金。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支持和商业经营的个人养老金:纳税人应当扣除税前限额每年12000元,投资收入暂时不征税,实际税收负担的收入从7.5%降低到3%。
市民在青岛市即墨区社会保险自助服务厅办理相关业务。梁小鹏摄(新华社)
个人养老金制度只能提高“含金量”,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从实际经营的角度来看,个人养老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投资(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和领取个人养老金。这一明确的税收政策,首先是个人每年税前扣除1.2万元的限额,在个人养老金购买金融产品阶段,资金使用阶段免税,在税收阶段。
个人可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税前扣除,个人所得税负担明显减轻。同时,虽然在个人养老金领取阶段征税,但税率非常优惠。近年来,在个人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中,领取养老金收入的税率为7.5%,现在实施的个人养老金进一步降至3%,可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优惠。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可以有效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入水平,减轻养老金的税收负担,增强该制度的吸引力。
根据规定,参与人每年缴纳的个人养老金上限为1.2万元,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限额也是如此,这似乎不是很大“解渴”。事实上,个人养老金在补充养老金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需要综合考虑第一、第二支柱的水平,避免养老金水平差距过大。同时,这只是改革的开始,预计未来将逐步提高安全水平。《关于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支付上限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等因素进行调整。
可以说,税收政策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方面,我们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民生,特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例如,2018年通过的新税法增加了儿童教育和养老等特殊附加扣减,今年增加了3岁以下婴儿的特殊附加扣减。这些措施的叠加提高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效率。
个人养老金是一个全新的制度。目前,政策框架已经明确。下一步需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同时,金融机构应设计并推出更多有利于养老金保值增值的产品。就个人而言,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三大支柱,科学合理地安排养老金计划。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真正造福人民生活。
作者曾金华
来源:经济日报